一、疫情突袭,湛江面临严峻挑战
2025年8月3日,湛江市报告本年度首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随后,陆续有新发病例报告。这种由伊蚊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来势汹汹,以高热、剧烈关节疼痛和皮疹等症状为主,传播速度极快。特别是当前正值旅游旺季,人口流动频繁,加之湛江湿热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蚊媒繁殖,防控形势尤为复杂严峻。面对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湛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湛江市卫生监督所)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组建流调、信息、消杀、检测等专业队伍,展开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二、闻令即动,流调团队冲锋在前
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流行病学调查团队始终是最前线的“侦察兵”,他们第一时间到达疫情现场,快速开展现场处置,指导当地队员开展个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在最短时间内摸清病例的活动轨迹,排查共同暴露者,追溯感染来源。指导各县(市、区)科学合理划分核心区、警戒区、监控区,开展病家及三区调查与风险评估、入户调查效果评估,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依据。为确保流调质量,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每份流调报告都要经过专业流调人员审核、交叉核对等多道程序,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连日来,流调队员冒着酷暑、不分昼夜,反复奔跑在各个疫点现场,抢时间、抓速度、保质量开展流调,发现疫情传播风险点,为政府制定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快速有效控制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强化培训,不断提升流调水平
每年年初,湛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湛江市卫生监督所)都会提前对春、夏季重点急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准备。今年3月,传染病预防控制科组织全市流调队员开展了春、夏季重点急性传染病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暨流调队员现场流调技术培训。针对夏季蚊媒传染病高发季节的特点,特邀请佛山市禅城区疾控中心黄智聪主任分享登革热疫情处置经验,特别强调了蚊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防控要点和应急处置流程,这些宝贵经验为湛江后续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这种超前的培训机制为后续疫情应对打下了坚实基础。当8月疫情真正来临时,湛江市的流调队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战能力。同时,严格执行“不培训不上岗”原则,在调度全市流调队员投入抗疫前,均组织开展岗前强化培训。疫情发生后,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联合广东省卫健委第八现场指导组、省疾控中心专家黄琼副所长、张诚之博士等多位专家,多次针对十个县市区的流调骨干开展基孔肯雅热疫情处置专题培训,明确病例流调重点,统一全市流调技术标准,提升跨区域协同作战能力。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湛江市疾控中心(湛江市卫生监督所)流行病学调查团队用专业与担当筑起了守护人民健康的钢铁长城。从提前数月的未雨绸缪,到疫情暴发时的闻令即动;从精准科学的防控策略,到高效有序的现场处置——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疾控人的专业素养和为民情怀。
2025年3月 组织全市流调队员开展春、夏季重点急性传染病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暨流调队员现场流调技术培训
2025年3月 佛山市禅城区疾控中心黄智聪主任分享登革热疫情处置经验
2025年8月12日 对增援霞山区基孔肯雅热防控的市级流调队员开展上岗前培训
流调组在对流调报告进行审核、交叉核对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黄琼所长、张诚之博士联合对十个县市区流调骨干人员加强基孔肯雅热疫情处置流调实战培训
流调队员到隔离病房对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叶国强副主任及流调队员到病家及三区开展调查与风险评估
传染病预防控制科邹豪明科长现场指导各县市区合理划分核心区、警戒区、监控区。
(撰文:莫羡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