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湛江市卫生防疫信息网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健教园地 > 防病知识

预防接种常见问题

发布时间:2017-04-25 字体

  1. 预防接种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和《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实施细则》等。这些法律法规均可在网上搜索查阅。

  2. 预防接种单位有资质保障吗?如何查询到哪里有预防接种单位?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负责接种疫苗的单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二是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三是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对于具备以上条件的医疗卫生单位,需要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其承担预防接种工作,还需明确其责任区域。

  目前,我省负责预防接种的单位主要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通过各地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局、疾控中心官网或百度地图中查找具体的接种单位的名称、地址、咨询电话、开诊时间等信息。

  3. 什么是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自我省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来,在现行对全省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的一类疫苗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C群流脑多糖疫苗。另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也属于第一类疫苗。

(转载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家长可以自愿选择是否接种。这类疫苗包括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水痘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轮状病毒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等。

  4. 预防接种证如何办理?有何用途?

  全省使用统一的《广东省儿童预防接种证》。在儿童出生后,监护人应及时在产科办理预防接种证,如未能在产科办理,应在一个月内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每次预防接种时应携带接种证,接种医生凭证接种,并在证上做好记录。接种证遗失的,应及时到现居住地接种单位补办。

  接种证是儿童预防接种的凭证、记录和证明。可以使接种医生和家长掌握儿童接种信息,按免疫程序预约或通知接种,以确保每个宝宝得到及时的接种服务。这个证就像身份证一样对宝宝十分重要。入托、入学时需要查验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免疫程序完成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宝宝要及时补种。在办理出国手续时,许多国家规定必须提供有效的接种证明。

  5. 宝宝是否必须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接种?

  每种疫苗都有其特定的免疫程序,而免疫程序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来制定的。不同疫苗的初种时间、接种剂次、接种间隔都不同。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应尽可能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在规定日期后推迟几天接种不影响免疫效果,但提前接种可能会降低免疫效果,因此不能提前接种。

  6. 带宝宝去接种疫苗,家长要注意些什么?

  接种前,家长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要带上宝宝的预防接种证,不要折叠、损坏,以便接种门诊打印或登记接种信息。

  ②给宝宝换上柔软、宽松的衣服。

  ③保证宝宝的饮食和正常休息,因为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疫苗,容易发生晕针。

  接种当天,家长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咨询了解宝宝将要接种的是什么疫苗,能预防什么病,有哪些接种禁忌,接种后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②一定要如实告诉接种医生宝宝健康状况,详细阅读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并签署意见。如宝宝患病史,有无食物和药物的过敏史,上次接种同种疫苗后的反应情况,宝宝及其家人的免疫系统是否有问题,近期是否使用过免疫球蛋白或输血,现在是否有发热或出疹、拉肚子等,以便医生判断是否给宝宝接种疫苗。

  接种后,家长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不要马上回家,要在接种场所休息30分钟。因为罕见的过敏性休克通常发生在接种疫苗后数分钟~30分钟(个别1~2小时)。

  ②让宝宝适当休息,保持接种部位的卫生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多喝水,注意保暖。

  ③回家途中及回家后要细心观察宝宝的身体情况。少数宝宝在数小时内会有低热,局部红肿、疼痛、发痒,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如宝宝出现一些严重的反应症状,有高烧、全身皮疹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将情况告知预防接种单位。

  7. 宝宝外出时到那里接种疫苗?

  如因故迁移、外出或寄居他地时,宝宝未完成规定的接种程序,可带接种证到现居住地的接种门诊继续完成规定疫苗的接种。在移居住地接种第一类疫苗,同样是免费的。作为家长,应对自己的宝宝负责,有义务保证自己的宝宝及时接种疫苗。因此,当宝宝外出时,应主动到移居住地接种门诊去接种疫苗。

  8. 宝宝在本地没有户口,可以接种吗?是否需要回老家接种?

  预防接种实行现居住地管理,也就是说,不管孩子有没有本地户口,均可以在现居住地接种,不必回老家接种。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接种服务。

  9. 为什么入托、入学前要查验预防接种证?

  托幼机构和学校是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一旦有孩子患传染病,容易造成校内的暴发流行。对入园、入学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情况查验和疫苗补种,可以为在校的孩子们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10. 哪些情况下儿童不适宜接种疫苗?

  急性疾病: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正在发烧,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者,或同时伴有其它明显症状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孩子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再接种疫苗。此外,如果孩子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均应推迟疫苗的接种,待孩子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

  过敏体质:个别儿童有过敏体质,容易被家长忽视,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偶可引起过敏反应,造成发生不良反应的后果。所谓过敏体质,是指儿童反复接触某种物质,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反应,出现相应症状,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如果发现过去接种某种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则应停止接种。

  免疫功能不全:一般认为,儿童免疫功能不全,不仅预防接种后效果较健康人差,而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接种活疫苗时。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包括免疫缺陷(例如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等。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小心。

  神经系统疾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已明确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儿童,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接种疫苗。

  11. 为什么接种疫苗后要留观至少30分钟?

  接种疫苗以后,由于个体原因,极少数人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监测数据表明,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接种后30分钟内,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如果不在医务人员监护范围之内就容易发生生命危险,所以接种现场必须配有医生和急救药品,主要是防止发生意外。如果监护人怀疑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发生了异常反应,就应该及时向接种人员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咨询或报告。

  12. 接种疫苗就能保证不发病吗?

  疫苗均具有一定的保护率,但由于受种者个体的差异,少数人接种后不产生保护作用,仍有可能会发病。另外一种情况为偶合发病,如果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恰好处在该疫苗所针对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疫苗还未产生保护作用仍会发病。

  13. 预防接种前需要进行常规筛查?

  每种疫苗的禁忌不尽相同,并有其特殊禁忌;接种时只能通过询问或简单体检判断一般禁忌,不可能对所有禁忌进行筛查,而且筛查费用昂贵;国际上不推荐接种前对所有禁忌进行常规筛查。

(转载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