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湛江市卫生防疫信息网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疾控动态 > 健康提示

注意!这些野草、野果容易被误食→

发布时间:2025-03-19 字体

 又到了清明踏青的季节,不少人喜欢在踏青时顺便挖点野草、野果回来,尝尝大自然的味道....重要提醒! 路边的东西千万不要随便采,更不能随便吃!

  一警惕“断肠草”出没,守护生命防线

 在大自然中,有一种看似普通却暗藏巨大杀机的植物-钩吻,民间俗称“断肠草”,又名大茶药。它常常隐匿在山林、路边,与一些可食用植物外形相似,极易混淆,每年因误食钩吻引发的中毒事件令人痛心。在此,我们郑重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远离钩吻,守护好自己与家人的生命安全。

 1钩吻,致命的“绿色杀手”

 钩吻全株有剧毒,尤其是根和叶,所含的多种生物碱,如钩吻钩吻毒素甲、钩吻毒素乙等,毒性极强,这些毒素主要作用于人体的神经系统,误食者轻则呼吸困难,重则致命。

  2、易混淆植物,认清“危险替身”

图片1.png

  二、警惕乌头之险,筑牢健康防线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类毒性剧烈的植物-乌头,悄然潜伏在我们身边。

  1隐匿的剧毒“祸首”

 乌头类植物含有很多生物碱类成分,主要毒性成分是乌头碱,乌头碱是一种剧毒的双脂型二萜类生物碱,主要来源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它们大多具有镇痛、行气止血、祛风除湿、舒筋通络等功效。民间常用它们来泡制药酒,药酒可外擦或外敷来治疗。但!乌头碱具有致命毒性,口服0.2mg乌头碱即可引发中毒、2-5mg即可致死!死亡原因主要与心律失常和呼吸衰竭有关。

  2、乌头泡酒很致命

  高毒的乌头碱不溶于水,却可以溶于高酒精浓度的酒。用乌头附子等药材泡制的药酒(酊剂)更容易含有大量乌头碱。有人认为用乌头泡酒能治疗风湿关节痛,却因对乌头毒性认识不足,私自泡制药酒使用自己采收、没有经过(正规)炮制的药材,乌头碱含量更高,最终酿成悲剧。

图片2.png

 3、谨防中毒,抓住关键三点  ①严格遵医嘱用药:若因医疗需要使用含有乌头成分的药物,务必严格遵循医生嘱咐,按照规定剂量和疗程服用。  ②谨慎辨别食材:乌头的块根与一些可食用的植物根茎外形相似,如山药、天麻等,在野外活动时,对于不确定的植物,要保持警惕,切勿因形似常见食材就贸然采挖、食用。  ③摒弃不良食用习惯:乌头类中药材泡制的药酒,一般只会少量外用,口服会引起中毒,一定不要尝试食用或饮用。                                                                                                                                                                          

三、警惕油桐果!莫让误食成悲剧!       

在郊外、路边的油桐树上挂满了油桐果,大家千万别被它可爱的外表迷惑,这可是隐藏着巨大危险的“定时炸弹”,绝对不能吃!       

1、不是“山核桃”,它是油桐果       

油桐果是一种含有桐酸和有毒皂素的植物果实,常见油桐属植物有两种,油桐和木油桐,两种均有毒。这类果实形如核桃,与核桃最大的区别在于果仁不一样。核桃只有三个果仁,且有明显纹路;油桐则有三~四个果仁,表面没有纹路。

微信图片_20250324101922.png

  2、不是“零食”,是危险“陷阱”

 误食后,几小时内就会引发严重中毒反应,症状轻的表现为胸闷、头晕。摄入过多会有肾脏、肝脏损害,会出现出汗、血便、全身无力、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严重可因心脏麻痹而死亡。儿童好奇心强,在路边玩耍时,缺乏辨别能力,以为是野果,忍不住放进嘴里,更容易被油桐果吸引而误食,家长务必格外警惕。

  3、 不采不食,健康生活没烦恼

  1、切勿随意采摘不认识的植物作为食材或药用。尤其是在山区、林地活动时,要牢记“未知不食”原则;

  2、教育儿童不要随意食用野果或植物。 

  钩吻、乌头、油桐果毒性极强,误食后果可能非常严重,误食这些有毒植物后,务必立刻停止食用、催吐、大量饮水并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救治!

  撰文:苏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