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月1日0时至7月31日24时),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51181例,死亡119例。
其中,无甲类传染病病例报告。
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9种49985例,死亡119例。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乙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梅毒、肺结核、丙肝,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0.68%;报告死亡数居前3位的病种为:艾滋病、肺结核、丙肝,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1.60%。
共报告丙类传染病8种101196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9.09%。
相关科普知识链接:
一、登革热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感染导致,是经伊蚊(即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在全球分布范围广,东南亚、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全年流行。我省为我国登革热高发省份之一。市民感染登革病毒后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酸痛及骨关节痛等症状。
当前广东省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节,市民日常应注意时常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清除杂物,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同时做好防蚊措施,居家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电蚊香液/片,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喷涂驱蚊剂,避免伊蚊叮咬,预防蚊媒传播疾病。市民如出现发热、皮疹、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http://cdcp.gd.gov.cn/ywdt/zdzt/yfdgr/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低龄儿童,夏秋季高发。临床以发热,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为特征。
当前是我省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预防手足口病发生的关键是勤洗手、不共用玩具餐具,定期消毒物品表面,流行期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建议6月龄—5岁儿童尽早接种EV-A71灭活疫苗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2025年7月广东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
注:此表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系统默认的统计规则为按现住址统计,不包括港澳台和外籍病例。
(来源: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