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跌倒是老年人因伤害到医疗机构就诊的首位原因,也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因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跌倒仍然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安全和自理能力的主要隐患,需要家属高度重视并做好预防工作。
2025年6月9日至15日为我国首个“老年人跌倒预防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主动防跌倒,积极老龄化。”旨在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维护老年人身体健康,从而提升晚年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和谐。宣传口号为“不跌倒,我能行。通过口号提升老年人安全意识,营造积极氛围,促进老年人健康生活。并提出“要锻炼、要服老、要适老、早治疗”的十二字防跌倒口诀。
要锻炼
在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金鸡独立、提踵、坐站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方式改善自身的肌肉力量及平衡功能。
要服老
在心态上应接受增龄导致身体机能退化的现实,主动接受并使用必要的适老辅具;在行为上,要习惯“慢”节奏,起床,起身、站立、走路、上车等动作都要“慢”一点儿。
要适老
对老年人生活的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如改善家中照明,室内光线强度适中;去除室内不必要的台阶和门槛;使用防滑材质的地板、地砖并注意保持地面干燥;在马桶、淋浴、床、沙发、台阶、楼梯、斜坡等重点位置安装扶手等。
早治疗
老年人应积极治疗跌倒相关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骨骼关节疾病等;如果发生了跌倒,无论受伤与否都要及时告知家人和医生,以及时排查跌倒发生的原因。
跌倒高危人群
1、年龄大于65岁;
2、有跌倒史;
3、行动不便、步态不稳;
4、视力、听力下降;
5、服用镇静、安眠、降压、降糖等药物;
6、存在认知障碍、意识不清 。
跌倒后的自救
跌倒后第一时间保持冷静,不要立即起身,检查身体是否有剧烈疼痛或出血,如感觉头晕、恶心,先保持平卧。
自觉身体无严重外伤时安全起身步骤:
① 翻身转为侧卧位;
② 用手肘支撑缓慢转为跪姿;
③ 寻找稳固支撑物(如椅子、墙壁);
④ 借助支撑物缓慢站起。
需要立即求助的情况:
剧烈疼痛无法移动、关节变形或肢体不能活动、头部撞击地面出现意识模糊或呕吐时,应使用紧急呼叫设备、大声呼救或敲击物品发声、必要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撰文:颜小艳)